先秦*

翻譯部分,聽說範圍如下

*公孫丑上六 P.328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先王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才有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用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施行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那麼治理天下就會像在手掌中轉動它那麼容易。之所以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其根據在於,假如現在有人忽然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裡去了,都會有驚恐同情的心情,這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鄉鄰朋友中博取名聲,也不是討厭那孩子驚恐的哭叫聲才這麼做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的,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的,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謙讓心是禮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有這四種開端卻說自己不行,這是自己害自己;說他的君主不行,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這四種開端的,就懂得擴大充實它們,它們就會像火剛剛燃起,泉水剛剛湧出一樣不可遏止。如果能擴充它們,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擴充它們,那就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告子上一 P.455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說:「人的本性好比杞柳,義好比杯盤;使人性變得仁義,就像把杞柳做成杯盤。」孟子說:「你能順著杞柳的性狀把它做成杯盤呢,還是要傷害了它的性狀把它做成杯盤呢?如果是傷害了它的性狀而把它做成杯盤,那麼也要傷害了人的本性使它變得仁義嗎?率領天下的人給仁義帶來災難的,必定是你這種論調吧!」

*告子上二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告子說:「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東邊開個口就往東流,在西邊開個口就往西流。人性本來就不分善與不善,就像水流本來不分向東向西一樣。」孟子說:「水流確實是本來不分向東向西的,難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嗎?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飛濺起來,也能使它高過人的額頭;阻擋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導致這樣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變得不善,他本性的改變也正像這樣。」
*告子上三
告子曰:「生之謂性。」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曰:「然。」「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曰:「然。」「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告子說:「天生的稱作天性。」孟子說:「天生的稱作天性,就像白的稱作白嗎?」告子說:「是的。」孟子說:「白羽毛的白,就像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像白玉的白嗎?」告子說:「是的。」孟子說:「那麼,狗的天性就像牛的天性,牛的天性就像人的天性嗎?」

*告子上四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告子說:「食慾、性慾,是人的天性。仁是生自內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義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內心的。」孟子說:「憑什麼說仁是生自內心而義是外因引起的呢?」告子說:「他(比我)年長,我便尊敬他,不是預先就有『尊敬他』的念頭在我心裡的;好比他(膚色)白,我便認為他白,是由於他的白顯露在外的緣故,所以說(義)是外因引起的。」孟子說:「白馬的白,沒有什麼區別於白人的白;不知道對老馬的尊敬,也沒有什麼區別於對長者的尊敬的嗎?再說,是認為長者那裡存在義呢,還是尊敬他的人那裡存在義呢?」告子說:「是我弟弟,我就愛他;是秦國人的弟弟,就不愛他,這是由我決定愛誰的,所以說(仁)是生自內心的。尊敬楚國人中的長者,也尊敬我自己的長者,這是由對方年長決定的,所以說(義)是外國引起的。」孟子說:「愛吃秦國人燒的肉,同愛吃自己燒的肉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其他事物也有這種情況,那麼愛吃肉也是由外因引起的嗎?」

*告子上五

孟季子問公都子曰:「何以謂義內也?」曰:「行吾敬,故謂之內也。」「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曰:「敬兄。」「酌則誰先?」曰:「先酌鄉人。」「所敬在此,所長在彼,果在外,非由內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將曰:「敬叔父。」曰:「弟為屍,則誰敬?」彼將曰:「敬弟。」子曰:「惡在其敬叔父也?」彼將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須之敬在鄉人。」季子聞之,曰:「敬叔父則敬,敬弟則敬,果在外,非由內也。」公都子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然則飲食亦在外也?」
孟季子問公都子說:「為什麼說義是生自內心的呢?」公都子說:「(義是)表達我的敬意,所以說是生自內心的。」 (孟季子問:)「有個同鄉人比你大哥大一歲,那麼先尊敬誰?」公都子說:「尊敬大哥。」(孟季子又問:)「(如果在一起喝酒,)先給誰斟酒?」公都子說:「先給那個同鄉人斟酒。」(孟季子說:)「內心要敬重的(大哥)在這裡,實際敬重的(同鄉人)在那裡,(可見義)果然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內心的。」公都子不能回答,把這事兒告訴了孟子。孟子說:「(你反問他,)應該尊敬叔父呢,還是尊敬弟弟?他會說,『尊敬叔父。』(你再)問,『弟弟充當了受祭的代理人,那該尊敬誰?』他會說,『尊敬弟弟。』你就再問,『(如果這樣)尊敬叔叔又體現在哪裡呢?』他會說,『因為弟弟處在受祭代理人地位的緣故。』你也就說,『因為(那個同鄉人)處在該受尊敬的地位上的緣故。平時尊敬的是大哥,這會兒該尊敬的是同鄉人。』」季子聽說了這番話,說:「該尊敬叔父時就尊敬叔父,該尊敬弟弟時就尊敬弟弟,(可見義)果然在於外因,不是生自內心的。」公都子說:「冬天要喝熱水,夏天要喝涼水,那麼需要吃喝,也在於外因嗎?」
*告子上六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像;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蓗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公都子說:「告子說:『天性沒有善良、不善良的區別。』有人說:『天性可以變得善良,可以變得不善良;所以文王、武王得了天下,百姓就愛好善良;幽王、厲王統治了天下,百姓就變得凶暴。』又有人說:『有天性善良的,有天性不善良的;所以以堯為君主,卻有像(這樣的臣民);以瞽瞍為父親,卻有舜(這樣的兒子);以紂為侄兒,並且以他為君主,卻有微子啟、王子比干。』現在您說『天性善良』,那麼他們所說的都錯了嗎?」孟子說:「至於說到人的(天生的)情性,那是可以認為是善的,這就是我說的天性善良。至於有人變得不善,不是天性的過錯。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就是仁;羞恥心就是義;恭敬心就是禮;是非心就是智。(可見)仁、義、禮、智不是由外界贈給我的,是我本來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這些罷了。所以說,『探求就能得到它們,放棄就會失掉它們。』有人(同別人比)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這是不能充分表現他的天性的緣故。《詩經》上說:『上天生養眾民,有事物便有法則。眾民保持了常性,所以愛好美德。』孔子說:『作這篇詩的,是懂得道的啊!有事物便有法則;眾民保持了常性,所以愛好美德。』」

 

 

 

 

 

 

 

這是申論部分噢。

孟子性善說

一、三步論證

1.人禽之辨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離婁下19)→仁義☆「人之性」不同於「犬羊之性」(告子上)

→人性知 仁義

2.善性本具

☆以善心本具(四端)證之(即心言性)

☆「我固有之」、「人皆有之」

3.人人皆可為堯舜

☆人心同然,而「聖賢與我同類」(告子上7

故人人可以成聖→肯定道德實踐的可能性(人格可以提升)

二、申論

1.孟子言「心」,不是心理情緒之活動「心」,也不是知性思辨的認知心,而是德性主體的內在道德心。

2.孟子之「性」,是潛隱自存的本體,不可見,只能由「心」而見,故孟子即心言性,以「心善」而言「性善」。

3.孟子認為人心皆有「善」,但「自覺」有先後,而且由微而著,由小而大,須「養之」、「擴而充之」才能壯大,進而「為」善。

 

 


荀子性惡說

一、性的內容

1.感官的本能

*耳目口鼻之辨聲色臭味,骨體膚理之辨寒暑疾癢。

2.生理的慾望

*饑欲飽,寒欲煖,勞欲休,以及耳目之慾。

3.心理的反應

*好利而欲得,好利而惡害,以及疾惡(恨怒厭惡)之情等。

二、申論

1.荀子以為人順情性必為惡,人悖情性而後能善。(性以情為本質,故情=性)

2.人性本惡,然人仍可以為善,乃「化性起偽」之故。

3.「性」是先天的自然,人人相同;「」是後天的人為,因人而異。

*性:「不可學,不可事」;「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

*偽:「可學而能,可事而成」;「感而不能然,必待事而後生」

4.「偽」是塑造人格的動力。「偽」因人而有異,故結果有高下之別。人格之高下不繫於性,而繫於偽。

5.聖人是人倫之極,但其人格乃「積慮能習」而成,並非先天自然。

6.荀子認為:「性」、「偽」雖不同,但「偽」乃以「性」為底子,「性」是原料,「偽」是加工(矯飾、美化)。人格是加工後的成品。故「善」不出於性,而出於偽。

7.「化性起偽」的方法是「以心治性」。荀子所謂之「心」是一種「認知心」,具有判斷學習的能力,能知「禮義」。

.荀子思想中,「天」與「性」是屬於負面的,「心」與「禮義」是居於正面的,故主張「以心治性」。但「治性」的方法不是直接治「心」,而是通過「禮義」,採取「虛壹而靜」的方法來「治性」。

 


孟荀「心性論」比較

※ 孟荀比較要點:

1.「性」的定義:天生自然義

2.「性」的內容   

    孟:心(四端之心)

    荀:性、心(「心」的意涵)不同

3.「人性」的主張(論證步驟)

4.成聖的方法  

    荀:外求(禮義、師法、積偽能習)

    孟:內求

※ 荀子「性、偽」之別:

1.「性」是先天的自然,故人人相同;「偽」是後天的人為,故因人而異。

2「偽」是塑造人格的動力。「偽」因人而異,故結果有高下之別;其人格之高下不繫於性,而繫於偽。

3 聖人是人倫之極,但其人格乃「積慮能習」而成,並非先天自然。

4「偽」可以成就善,然不必然盡善。故曰:「其善者偽也」,而非「其偽者善也」。

 

 

最下面那個要申論的圖:

性惡論是說,人的天性是,而每個人都有認知心,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虛壹而靜(虛:可接納新事物,而不會以舊知妨害新知的接受。壹:心能夠兼容許多事物,又能專心在一件事上。靜:心也能靜下來做思慮計畫。),然後知「道」(就是知道「仁義」的樣子),化性起偽(要轉化人們慾望,而引導其向善,必須使用後天人為禮義師法的教化),積慮能習,教化導正。(就是除了後天的積習之外,還需要環境和習俗薰習的助力),最後可以是善的,然後成為聖人吧。

性善論是說,人的天性是善,而人人皆有道德心,再好好的培養保護,擴充善性,到達極致的時候,就能成為聖人,聖人是善的,便又和人天性是善,循環再一起了。







大概是這樣,最後一天了,大家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止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