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國學的名稱與範圍*

 

明清後,西學傳入,才有國學之稱。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自稱:國學、國故、國粹、漢學

他稱:漢學、華學、支那學(China)、中國研究、中國學、東方研究、遠東研究

 

 

 


 

清乾隆時,姚鼐(桐城派古文)將中國學問分為:

 義理之學(思想、哲學)、考據之學、詞章之學(純文學)

 


同治年間,曾國藩主張增添經濟(經世濟民)之學

曾國藩日記:

 義理之學:宋元之道學。於孔門為德行科。

 詞章之學:於孔門為言語科。(應對進退之道,語言表達、技巧)

 經濟之學:於孔門為政事科。

 考據之學:今世所謂漢學,於孔門為文學科。(非純文學,泛指一般的學術文化:文史哲)

 此四者缺一不可。

 

 

 

考據之學

 考文字(文字、聲韻、訓詁)

 考文籍(目錄、版本、校刊、辯偽、輯佚(恢覆亡佚之書)

 考文物(考古、金石(青銅器,石碑之文字)、甲骨(龜甲獸骨上之文字)、簡策(竹簡木片之文字)、敦煌、庫檔(清宮內)

 

 

義理之學

 經、子、玄(魏晉)、佛(隋唐)、理、新哲學(明清)

 

經世之學

 自然科學(天文、地理、曆算)

 社會科學(氏族、史、兵、政治、刑法、財用、縱橫、教育、食貨、禮俗)

 應用科學(農桑、水利、醫藥、工藝)

 

詞章之學(文章、文法、修辭、詩、詞(包含藝術部分、音樂、舞蹈)

 

 

 

 

 

 

 

 

 

 

 


 

 


  第三講  古書型態與發展*

 

結繩→刻木→甲骨→簡牘→刻石(石經)→縑帛→紙張(寫本)→雕版→活字(排版)→套印→電子書

 

 

 

 

 

 

 

 

 

 

 

 

 

 

 

  第四講  古書的版本及分類*

 

石經 

石刻的儒家經典,可保存,可拓印無數次,無須抄寫,同雕版印刷的原理,為雕版印刷的前身。

石刻:最早唐初陝西出土的鼓型石刻(又稱石鼓文),在魏晉時,才有石刻的佛經。

 

 

 

後漢_熹平石經(殘):最早,隸書(今文經),標準本,官方認定。

為最早的石經,最早將整部圖書刻上,最早立於太學。蔡邕等人以正定經書文字(今文經),以隸書寫詩、書、易、春秋、公羊、儀禮、論語,立於洛陽太學門外,給文人做標準本供校對,為官方認定,具相當重要的功能。

 

曹魏_正始石經(殘):古文經、篆古、隸書三種文字,又稱三體石經

於洛陽太學熹平石經的西面,將書、春秋、半部左傳(古代春秋與傳分開,今合為一部),以古文經、篆古、隸書,三種字體書寫,又稱三體石經

 

唐代_開成石經():還存在,楷書。

文宗命元度用當時流行的楷書寫經十二種,另附五經文字,九經字樣,立於長安太學(今存西安碑林),為後唐雕印的依據。

 

五代_後蜀/廣政石經(殘):唯一兼刻傳注

除了易、書、詩、周禮、禮記,兼刻傳注,立於成都學宮。

 

 

 

 

版本

現存最早唐代(咸通九年的金剛經)的佛經


五代開始倡印儒家典籍(後唐後蜀),有九經三傳。


宋代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當時有分官刻、家刻、坊刻

宋刻書:浙本杭州(最完善)、蜀本眉山(字大、昂貴)、閩本建陽麻沙(多誤、便宜


金代平陽,傳本極


元代臨安(杭州),官刻、私刻、方刻,套色印刷的發明,流行趙體(松雲體)


明代北監本、南監本(官刻),經廠本精美但校勘不精

當時私家刻書大盛,有銅板活字餖版(最早於元代,單色彩色印刷)、拱花(類似浮水印吧)的流行。

坊刻本以毛晉汲古閣刻本最為有名。


清代,官刻殿本(康熙於武英殿設修書處)

     聚珍本(乾隆善本用活字印刷,清高宗改稱聚珍本)

     局本(同治,曾文正首立金陵書局,各省相繼設立官書局)

 

 

善本足本、珍本(罕本)、名家精教本

 例如宋元舊本

 

 

  老師說期末會考的兩題:

  一、最大銅活字叢書「古今圖書集成

  二、最大木活字叢書「武英殿聚珍本叢書

 

 

 

 

分類(考古籍之學-目錄學)

七分法

 1)西漢 劉歆七略》(實際為分)
  :為最早的,已亡佚,但漢書藝文志是以其為基礎完成。

 2)劉宋 王儉《七志》(實際為九分)

 3)梁 阮孝緒《七錄》(實際就是七分)

 4)隋 許善心《七林》(仿七錄,所以分七類)

 5)宋  鄭寅《鄭氏書目》(仿七錄)

 

七略的分類原則:配合實際狀況

 依數量多寡決定分合:如史部典籍數量少,所以併入六藝略之春秋

 依性質相關而合所當合:論、孝、小學,因為是六經的基礎,所以歸六藝。

 依內容相異而分所當分:兵書、術數、方技原屬諸子略,但偏實用,分。    

七 略 七 志 七 錄 四分法

輯 略
總目




六藝略
小學六藝
經典志

 

經典錄、紀傳錄

經、史
諸子略
九流十家
諸子志 子兵錄
諸子+兵書
 子 
詩賦略
詩詞辭賦
文翰志 文集錄  集 
兵書略
兵法
軍書志 併入子兵錄  子 
術數略
陰陽五行卜事
陰陽志 術技錄
術數+方技
 子 
方技略
實用技能
工藝、醫術

術藝志  子 
  圖譜志 佛 經  子 
  附佛、道 仙道錄  子 

 

 

四分法

 1)西晉 荀勖《中經新簿》
  :為四分法之源(史部的獨立分類),因曹魏《中經書目》而成。

 2)東晉 李充《晉元帝四部書目》:定經史子集的順序

 3)唐 《隋書 經籍志》:正式有經史子集之名稱

 4)清《四庫全書》:所有四分法知書最龐大的一部,清高宗乾隆完成。

 

  中經新簿  甲部  乙部  丙部  丁部 
        經         

  四部書目  甲部  乙部  丙部  丁部 
        經      子   

  隋書經籍志 經籍一 經籍二 經籍三 經籍四
        ‧經  ‧史  ‧子  ‧集 

  四庫全書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四庫全書存毀(共抄寫了七部)

 文淵閣 清宮,現存於台北故宮
 文溯閣 奏天行宮
 文源閣 火燒圓明園時
 文津閣 熱河承德行宮
 文匯閣 揚州,太平天國起事時
 文宗閣 鎮江,
 文瀾閣 杭州

 


特殊分類有,

 唐玄宗《四庫 七志》

 北宋 李淑《邯鄲書目》為八分法

 南宋 鄭樵《通志 藝文略》為十二類

 清 孫星衍《孫氏祠堂書目》為十二類

 

 

 

 

 

 

 

 

 

 

 

 

 

 

 

  第五講  校讀古書的方法* 

 

一、認識文字:文字學(形)、聲韻學(音)、訓詁學(義),為小學或廣義的文字學

二、辨明句讀:離經(斷句)辨志

三、鑽研傳注

四、校讎古書 

 

 

文字學

 *先有,後有,再有

 *寓於寓於

 *結繩記事(胚胎期)→畫卦垂象(萌芽期)→書契(雛型期)

 *鄭樵云:「獨體為文(象形、指事),合體為字(形聲、會意)。」


1)由來:《周禮》:重文字教育之始。漢平帝立「小學」一科,遂成顯學。在漢書藝文志,六藝略之末,特殿以小學一類。(錄先秦的史籀,倉頡)後因俗師不學,望文生義,誤謬流行。故許慎作《說文解字》,以小篆為主,兼古籀。  

  →《說文解字》為後世文字學的鼻祖。

2)範圍:研究字形,以《說文解字》為主。

     研究字音,古音以《說文解字》為主,今音以《廣韻》為主。

     研究字義,以《說文解字》、《爾雅》為主。

3)六書一詞,最早見於《周官》(也就是《周禮》)

  今六書名稱為許慎所定,順序為班固所定。

 

 

*字型變遷

 古文:甲骨文、鍾鼎文、蝌蚪文

 篆文:大篆(籀文)、小篆(秦篆)

 隸書:秦隸(左書、古隸)、漢隸(八分)

 楷書(真書、正書、今隸)

 草書:篆草、隸草、章草、今草(張芝)、狂草

 行書

 

*反切(反語、切語):以兩字之音,互相拚合成一字之音之義也。為古代的注音方法。

 例如,東(ㄉㄨㄥ)為德(ㄜˊ)紅(ㄏㄨㄥˊ)切。

 

 

 

明句讀

《禮記 學運篇》:一年,是離經辨志。

 

 

 

 

鑽研傳注

*(傳述。孔子作《十翼》解《易》,又稱《易大傳》)(解釋,主要為稱說大義)(或詁,以今言釋古語)(解釋)(疏記、筆記,如禮記)(或註。灌注,文義艱深,必解釋而後明)(分析,又稱「解誼」、「解詁」)(表識,對前人說法從而引申,特別標示)章句(以分析章句來解釋古籍意義、主旨、大義)集解(各家說法的總匯。有自己收集同時代古書看法的,或後代研究的匯聚)義疏(疏,先引用再延伸)正義官修義疏。私人的為疏或義疏)

 

 

 

校讎古書

*劉向《別錄》云:

 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
 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曰

 以古本為貴(在條件相當時)

*清代校勘家喜用宋元舊版底本;今日可用考古所得校定古書。

*王國維 二重證據法

 

 

 

 

 

 

 

 

 

 

 

 

 

 

  第六講  經學概說*

 

*六經之名,始於《莊子 天運篇》

*劉勰《文心雕龍 宗經篇》:「也者,恆久之志道,不刊之鴻教也。」

*《說文解字》謂:「經」為「織縱絲也」

 

對於經的定義:

1) 西漢今文學派:經乃孔子著作之專名。如龔自珍《六經正名》

   東漢古文學派:經為一切古籍之通稱。(章太炎)

2)聖人著作:晉張華《博物誌》:「聖人製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

3)不變的真理:班固《白虎通義》:「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言不變之常經也。」

4)通用的法則:劉熙《釋名典藝篇》:「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莊子 天下篇》:

 《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

 六藝之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

 

 

 四經  《禮記》所謂「四術」(詩、書、禮、樂

 五經  漢代初年,《樂》佚

 六經  今文派:《詩》《書》《禮》《樂》《易》《春秋》
     依教育的先後(程度的難易)排列(樂經附於詩譜中:詩樂合一)

     古文派:《易》《書》《詩》《禮》《樂》《春秋》
     依製作先後排列(樂經亡於秦火)

 七經  六經加上論語最為普遍。

 九經  唐玄宗命徐堅撰《初學記》,將五經開展為九經。
     為《易》《書》《詩》加上三禮,三傳。

 十經  劉宋時,設國子助教十人分掌十經。
     九經,及《論語》、《孝經》,實為十一經。

 十二經 十一經加上《爾雅》,或十三經減去《孟子》,為開成石經所刻。

 十三經 南宋光宗,十三經註疏的合刊本。

 

 

 

 唐孔穎達《五經正義》 

 

《周易正義》 韓康伯、王弼 注 孔穎達 正義
《毛詩正義》 毛亨、鄭玄  傳、箋 孔穎達 正義
《尚書正義》 孔安國    傳 孔穎達 正義
《禮記正義》 鄭玄     注 孔穎達 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 杜預     集解 孔穎達 正義
《周禮註疏》 鄭玄、賈公彥 注、疏  
《儀禮註疏》 鄭玄、賈公彥 注、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 何休、徐彥  解詁、疏  
《春秋穀梁傳註疏》 范寧、楊士勳 集解、疏  
《論語註疏》 何晏、邢昺  集解、疏  
《孝經註疏》 唐玄宗、邢昺 注、疏  
《爾雅註疏》 郭璞、邢昺  注、疏  
《孟子註疏》 趙歧、孫奭  注、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止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