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發展與傳入

印度佛教

(原始1→部派2→大乘3→密教4

1釋迦牟尼創教地區的概稱。
  因婆羅門教的種性制度,故為求平等而生。
  又稱(最)初期、原始、根本佛教。

2釋迦牟尼逝,故分派別,主要有
  (長老)上座部→小乘佛(渡己)
3(年輕)大眾部→大乘佛教(普渡眾生)

4受婆羅門教儀式影響,遂出現密教

中亞佛教(西域各小國)

中國佛教(分支:傣族巴利語佛教)

西藏佛教(印度、西亞、中國 傳到西藏)

 


*漢語系、藏語系、傣族巴利語系

*梵僧東來、西行求法(陸:玄奘、法顯 海:義淨)

*北傳佛教(印度→西亞→中國)、南傳佛教(印度→緬甸、泰國等等)

 

 

 

 

 

佛陀的一生

父:淨飯王,母:摩耶夫人

出生在藍毘尼園(傳說從右脅生出),名為瞿曇.悉達多

佛陀出生後,行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其中六步,就是六道,為地獄、惡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

第七步是超越迷惑世界進入悟道世界之意。

佛陀生日在四月八日

其母摩耶敷人在產後七天去世,由姨母摩訶(大)波闍波提(愛道)

為史上第一位比丘尼。


成人後娶妻,妻耶輸陀羅公主,子羅怙羅(障礙之意)

四門出遊→更加堅定求道,後拋家棄子離開成為修行者。(29)(車夫:車匿)

 

摩竭陀國,王舍城,其王頻毗娑羅王

烏魯貝拉林中,苦行六年。

天神示現後選擇中道

至佛陀迦耶的地方悟道(迦耶冥想),在十二月八日曉,成道。(35

即想就此涅槃,梵天示現勸說。

決心說法,鹿野苑(第一次說法),最初弟子(初轉法輪五人。

佛、法、僧,三寶初次聚集。

智慧第一:舍利弗神通第一:目連

大師兄:大迦葉、記憶佳:阿難

愚人掃帚悟道:周利槃特、奴隸出身:優波離……

 

按約定至王舍城向頻毗娑羅王說法,竹林精舍

王舍城旁靈鷲山,解說《無量壽經》。後向王妃解說《觀無量壽經》。

拘薩羅也有人奉獻祇園精舍,解說《阿彌陀佛經》。

傳法轉法輪),直至八十歲。

吠舍離生病,向弟子解說無密典,要以法為燈火。

後至波婆地方,向准陀說法,最後病發。

拘尸那羅雙樹間涅槃。

*天地同悲,鶴樹。

 

 

 

 

 

國佛教的分期與特色

漢魏六朝(佛教中國化)→格義佛教

思想語言借用儒、道來解釋,便於推廣。

隋唐盛世(中國佛教化)→黃金佛教

當時三教並行,且武后利用佛教來鞏固政權,故更發揚佛教。
彌勒佛-未來佛(希望之佛),為釋迦牟尼預言接班人,武后便利用之。

玄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故稱三藏法師。
歸唐後,受太宗器重,方譯經

大乘佛教八宗派,於隋唐宋階段出現。

隋唐的音樂、舞蹈、美術,處處可見佛教痕跡。

宋元明清(佛教世俗化)→民俗佛教

 

 

佛教五戒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言 不喝酒
儒家  
 
佛家 四大皆空  
道家 無(生萬物之無)  

 

 

 

 

 

識佛教

正統佛教--教導眾生如何了生脫死。(生死解脫,臨終關懷)

三寶    思想背景、佛義、佛陀的一生
 

(什麼是法)三藏十二部經三法印

(身心世界)四大、五蘊、十八界

(生命流轉)六大輪迴、十二因緣

(如何修道)三學、四諦、八正道、六度、四攝、四無量心

  教團(七眾、聲聞、菩薩)

 

*庶民佛教(民間/俗信佛教)--現世利益的追求,民間宗教的混同。(祈求如意、錢財、事業……)

*鹿野苑--第一次聚集三寶(釋迦牟尼佛、說法、五比丘)

 

*智慧-文殊菩薩(青獅)、毅力-普賢菩薩(白象)

*香(戒)、奉水(定水,映照萬物,由定生慧)、燈(光明智慧)、木魚(經進修行不懈怠):法器,象徵法

 

 

 

 

 

印度的時代背景

種性制度: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

*不平等,各階級各有律法各有準則,階級間不可往來,職業世襲相承。

   (一)由於種姓差別,根本否認人類平等,缺乏對其他階層之同情,故不易形成廣泛之同胞意識,嚴重妨礙民族意識之發展。

   (二)每一階級各有其律法與行為標準,在此階級為是,在彼階級則為非,嚴重阻止全印有一普遍之道德觀念與律法準則。

   (三)每一階級各自形成牢固之組織,壁壘分明,互不往來,造成生活上種種不便。

   (四)父子職業相承,下層階級因專司賤役而益形卑微,無法配合現代物質文明之需求。

      故種姓制度實為印度民族現代化之最大障礙。

 

 

教興起的思想背景

三千年前的印度思想界,發達又混亂,婆羅門讚頌儀式,傳承世襲越趨神秘幽玄繁瑣。

隨著人民的智識發展,分自然派(由宇宙自然物質認識宇宙),另一派以宇宙抽象觀念解釋宇宙。這種思潮紛起。

需要圓滿的革新宗教來確定宇宙真理。

 

不平等的階級制度下,意志薄弱者嘆身世不幸(消極);意志堅強者對宗教起了疑惑。

世代傳襲的婆羅門專橫暴戾,喪失人心,遂出現順世享樂(有,物質)、遁世苦行(空,精神)兩種方向。

佛,中道,不偏不倚。

 

 

 

 

 

教在印度衰落的原因

佛教從一開始就反對印度教有關梵天造物的說法和偶像祭祀活動,也不贊成等級森嚴、割裂人性的種姓制度。

而是集中智慧思考人們如何通過熄滅慾望,無我無執,博愛眾生,而進入寧靜解脫的「涅槃」境界,成為徹底擺脫人生苦厄的覺悟者。

 

想說服大眾,而大眾更願意崇拜那些無法解釋的原始神幻,洗滌精神,皈依上的不潔無明,人們卻特別敬畏破壞之神濕婆,想建立種族的平等,但人們早已習慣這種傳承和既得利益。

 

就佛教的本身而言,由於一度名聲太響,人才太多,待遇太高,嚴重陷於蹈空玄談,概念玩弄之中,失去剛健生命,到了十三世紀在印度基本消亡。

 

最終的印度信仰,是由印度教的土著文明流傳最廣,後是伊斯蘭教的外來文明,最後才是佛教的智者文明

 

 

 

 

 

義--自覺(阿羅漢)、覺他(菩薩)、覺行圓滿(佛陀)

 

 

 

 

等上課再繼續更新=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止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